未婚女性成为乳腺炎“新宠”
近年来,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其中半数为未婚未育女性。未婚未育女性成非哺乳期乳腺炎“新宠”,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。
50%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
临床发现,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,现在情况大为改观,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“冷僻”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。近年来,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,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,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。
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~40岁,但50%以上的患者为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。因为人的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,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囊括了婴儿期、青春期、绝经期和老年期,而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是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。“我们一般所指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,出现乳房肿胀、隐痛或出现结节,是一种非细菌性、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。
非哺乳期乳腺炎易被误诊为乳腺癌
此病易反复发作,一时溃烂一时又可能痊愈,进而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。由于其发病隐匿且反复发作,诊断困难大,尤其难以与乳腺恶性肿块区别。如治疗不当,此病甚至可能长期不愈。
临床上,不少患者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后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,有的甚至遭遇”肿瘤切除手术“的待遇。二者外部触摸都可能摸到肿块,它不同于一般炎症的”红热肿痛“四大特征,虽然伴有疼痛,但却不会出现皮肤变红,这也是它迷惑人们认为不是炎症是肿瘤的一大因素。
凡青、中年女性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、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,经久不愈,很可能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作祟,如果使用消炎要一周后,肿物会缩小1/3以上,基本可以排除乳腺癌可能,因为肿瘤不可能通过消炎要治疗就如此变化。据介绍,乳腺癌患者多为中、老年人,病程呈进展性、肿块坚实、边界不清,常有皮肤粘连及乳头内陷,易有腋淋巴结转移,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疼痛,不发生脓肿。以上特征常可用于二者鉴别。但个别病例,仍需依赖病理切片作最后确诊。目前,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、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。
不同原因引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在治疗上也迥然不同:
急性脓肿型:应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,进行脓肿引流术。术中如见扩张的导管内有脓液流出,应作适度搔刮,刮除病变的导管。单纯切开引流易复发。
炎性肿块型:只要炎症局部良好,即使有中央脓肿形成,还是应力争早日切除肿块及周围的扩张导管。
慢性瘘管型:可作瘘管切开,扩大引流,或彻底切除瘘管及周围炎症组织和扩张的导管。尽量保留乳房。当久治不愈的瘘管伴乳房严重变形者,可以考虑作皮下乳房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。部分年轻患者可同期或择期作乳房再造术。
希望以上内容能给您带来帮助,如有其他疑问请直接咨询在线医生,与专家“一对一”的沟通与交流,都市丽人妇科专家将竭诚为您解疑答惑!
- ■ 如果您有其它疑惑,可以与在线专家即时详细沟通。 (请点下面 专家在线咨询 按钮)
- ■ 就诊前建议您先预约,预约后就诊方便、更有保障。 (请点下面 免费预约挂号 按钮)
- 上一篇:乳腺炎早期发病症状有哪些
- 下一篇:产后不喂奶也会引起乳腺炎?
☆ 相关文章
-
2012-02-16
乳腺炎的症状和危害 -
2012-02-16
内衣太厚太紧易引发乳腺炎 -
2012-02-16
乳腺炎的预防方法 -
2012-02-16
治疗乳腺炎需要注意什么 -
2012-02-20
女性哺乳期预防乳腺炎的方法